▲(農工黨閩江學院支部鄉村振興閩侯輔導站及鄉村生態景觀國家創新聯盟基層示范點掛牌成立)
▲(農工黨閩江學院支部鄉村振興閩侯輔導站?小箬鄉供圖)
“箬江藍”
蓄力海洋文明振興
走進湖柄村,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村道、清澈明凈的湖水,以及一處名為“箬江藍”的二層新式建筑。
“箬江藍”是集書屋、會議室、民宿、茶館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筑,外面空地上還擺放著休閑桌椅,可供農閑時村民們泡茶閑聊,儼然已成為村里娛樂消遣的好去處。
▲(“箬江藍”集書屋、會議室、民宿為一體)
湖柄村黨支部書記 林堅:
“‘箬江藍’的‘箬’是小箬的‘箬’,‘江’是我們位于閩江邊,‘藍’是代表海洋文明的海洋的藍。這里原先是我們的舊村部,年久失修。2020年,我們實施美麗鄉村再提升(二期)建設工程,對舊村部進行修繕改造,將其打造成現在的‘箬江藍’。同時,進一步優化周邊綠化環境。這不僅豐富了村民的生活,也大大提升了湖柄村村容村貌?!?/span>
此外,“箬江藍”還承載了湖柄村及小箬鄉相關文化遺址與美麗風光的展示功能。其中,湖柄村牛頭山遺址蘊藏著的四千年海洋文明,是湖柄村鄉村振興發展的文脈優勢。
牛頭山遺址,位于湖柄村后東側,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1.5米,屬貝丘堆積型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1979年首次發現,1989年被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時間上,它縱跨3000多年,上溯夏商時期,下至新石器時代晚期,保存著青銅器文化、海洋文化的獨特印記。
“為進一步保護牛頭山遺址的海洋文明,我們啟動了牛頭山海洋文化館改造項目?!绷謭愿嬖V記者,海洋文化館改造項目選址于牛頭山山頂的湖柄村舊小學,規劃劃分海洋歷史變遷室、青銅器時代室等,將對鄉村文化進行深度挖掘。同時引進全息投影技術全面展示人文小箬以及厚重的遺址文化。
“牛頭山遺址的海洋文明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未來,我們將在輔導站的指導之下,充分利用這個文化優勢,把這里打造成湖柄的一張旅游名片,推動文化振興?!绷謭哉f。
生態綠
助推農文旅產業振興
站在海洋文化館改造項目樓頂俯瞰湖柄村,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連片平坦的沃野,那是湖柄村農業發展的最大利器。
湖柄村全村土地總面積3500畝,其中耕地面積680畝,村內經濟來源以種植橄欖、蔬菜為主。
▲(村子發展越來越好,村民安居樂業)
近年來,湖柄村兩委積極對接引進農業企業,通過流轉土地建設標準化蔬菜基地和反季節蔬菜大棚為農業發展注入活力。目前已流轉土地56畝,帶動農戶8人,每人年增收17500元。
▲(林堅介紹湖柄村鄉村振興項目相關情況)
湖柄村黨支部書記 林堅:
“目前,湖柄村現有的農旅大棚約15畝,主要用來種植反季節蔬菜等,下一步,將逐步發展集觀光采摘、旅游度假、勞技體驗等為一體的鄉村田園旅游基地?!?/span>
此外,“中平溪湖柄段整體景觀提升及沿江沿線綠化整治項目”“湖柄村農房斜屋面改造工程”等鄉村振興項目也已建設完成。
▲(湖柄一隅)
省級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市級鄉村振興試點鄉鎮建設村、縣級鄉村振興試點村……近年來,豐富的海洋文化和寶貴的生態資源為湖柄村的發展創造機遇,也漸漸成為鄉村振興的“富民紅利”,持續奏響湖柄村的藍綠鄉村振興協奏曲。
編輯:陳林惠